商盟客服

您好,欢迎莅临三而,欢迎咨询...

正在加载

触屏版二维码

您好,欢迎访问东莞市三而造纸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热线: 18938231365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联系人:汪工 18938231365

联系QQ:896168424

电话:0769-88118030

传真:0769-88118030

邮箱:526126495@qq.com

地址:东莞市中堂镇吴家涌村北王公路39号东侧

三而用户满意-纸浆模塑增白剂-茶山纸浆模塑

东莞市三而造纸科技有限公司
  • 经营模式:生产加工
  • 地址:东莞市中堂镇吴家涌村北王公路39号东侧
  • 主营:防水剂,增强剂,防潮剂,增白剂
业务热线:0769-88118030
  • 产品详情
  • 联系方式
    • 产品品牌:三而
    • 供货总量:不限
    • 价格说明:议定
    • 包装说明:不限
    • 物流说明:货运及物流
    • 交货说明:按订单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三而用户满意-纸浆模塑增白剂-茶山纸浆模塑 :
    纸托防水剂,固体淀粉增强剂,液体增白剂

    三、化学品添加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1、酸性施胶改中性施胶时,必须清洗,以防化学品沉淀物或水解物影响生产。

    2、所有辅助原材料使用时,必须用60~100目筛网过滤。

    3、施胶剂添加时,应根据成纸的施胶度和Cobb值进行用量的调整。在加入过程中应防止出现断产的情况。

    4、阳离子聚酰胺溶解时,加料前必须先加清水并启动搅拌器,PAM溶解必须先经过分散器,搅拌时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较理想的搅拌速度小于30r/min、 搅拌时间为90~100min,干粉的重量称量要准确,以保证制备浓度的稳定,过滤筛要定期清洗。

    5、染料配制染料时,应看清铭牌,以免混淆而影响调整质量,计量泵启动必须检查阀门是否均已打开,否则会烧坏电机,停机时必须及时将各阀门关闸,以免出现缸吸现象。

    东莞市三而造纸科技有限公司的造纸荧光增白剂,造纸消泡剂,造纸除臭剂,纸托防水剂,纸托硬化剂,纸浆模塑防水添加剂,等造纸助剂等具有耐受高温、高湿、不易返潮,提高纸品硬度、安全环保等特点,还有环保型纸托用防水剂、纸塑用防水剂等造纸助剂,备受广大纸品企业的喜欢。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东莞市三而造纸科技有限公司






    AKD和湿部阳离子淀粉该如何使用

    AKD是一种纤维反应型中性施胶剂,通过在中性条件下与纤维的羟基反应并铺展在纤维表面而使纸张具有抗水性。

    AKD性质不稳定,受温度、杂质等因素的影响,易水解变质,失去施胶效果并且玷污网、毯和设备的表面,给纸机运行带来困难。

    由于细小纤维、填料及其它阴离子性物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纤维相比,更易于与AKD反应,影响对纤维的施胶效果。加入湿部阳离子淀粉的目的是为了增加AKD的稳定性,提高AKD的留着率。

    根据以上所述AKD的性质特点,其加入点有两种选择:

    1)  加在浓浆处,如纸机浆池处。选此加入点的优点是纤维先与AKD反应,同时反应时间较长,避免了细小纤维和填料等物质的干扰,但这种加入方式由于AKD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延长,增加了AKD的水解程度;

    2) 加在稀浆处,如第二冲浆泵之前。此加入点的优点是AKD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较短,水解程度低,但细小纤维和填料等物质与纤维同时争夺AKD胶粒,纤维的施胶效果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湿部阳离子淀粉应加在AKD之前(如纸机浆池处)或之后不远的地方。




    造纸化学品的用量控制

    造纸化学品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功能助剂和过程助剂两类,前者以提高纸浆及纸张使用性能或质量为主,后者以改善生产过程效率为主。一般来说,功能助剂的用量需要并且保持恒定,否则容易引起纸浆或纸张性质出现波动或偏离要求;而过程助剂多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可以过量加入且可以随时调整。绝大多数化学品使用前需要进行制备,转变成为合适的液体,然后再被连续泵入。

    造纸生产是一个连续而且动态的过程,纸浆、纸页、污水、涂料的性质始终处于变化当中,在这样的系统里加入化学品,如果保持加入流量恒定,那么用量就会跟随系统的变化而变化,不仅会引起效果波动,还会造成用量过量或不足。

    为了保证用量始终处于佳范围,就需要及时调整加入流量。佳方法当然是效果连锁。 如果能把化学品的加入流量与相关的效果参数关联起来,就可以让电脑控制系统按照效果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加入流量。

    如果不具备连锁条件,就需要操作人员采用手动方式及时调整加入流量。用量决定效果,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 通常前期增加用量,效果会快速上升;而后期增加用量,效果的上升幅度则趋于平缓,甚至不再上升。

    为了避免化学品的效果随生产条件变化出现显著波动,应该尽量保持化学品的用量处于刚刚进入后期的范围。